
关注我们的差友都知道,上周末谷歌在今年的 Google I/O 上发布了不少产品。不过除了重磅发布的 AI 模型,其他的东西多少都有点抽象。。。
比如说更适合当成智能音箱的 Pixel 平板,边框跑航母的折叠屏,“ 3500 元以内最好的拍照手机 ” Pixel 7a。。。
以及根本没人关注的 Android 14。

和每次更新托尼都要冲一篇文章的 iOS 相比,安卓更新的影响力,可以说就像全红婵跳水一样,见不到一滴水花。

主要原因还是国产手机厂商们太“给力”了,大多数时候,他们的更新都走在了谷歌前面。
说句不好听的,和苹果那边每次实打实拿一堆新功能的真更新不同。安卓在功能上的更新往往是追认厂商魔改的合法性,从好几种魔改方案里选定一个作为标准。
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全面屏手势。小米 2016 年用 MIX 开启了全面屏时代,之后的一年里,各家的全面屏手势群魔乱舞,互不兼容。
小米方案

魅族搞了个虚拟 home 键,继续玩 mback;vivo 基于虚拟导航键,搞了个三段式;其他什么导航球之类的操作方式,也纷纷过来插一脚。。。

最终谷歌忍无可忍,决定不能就这么看着安卓生态分裂,在 2018 年火速把和小米类似的方案收编进 Android 9,随后成了安卓唯一的手势操作标准。

这次 Android 14 也是类似。
谷歌更新的大多数功能,比如多用户模式,应用双开,还有 10 bit HDR 支持,都是已经有大量厂商用自家办法实现了的。
其中最早被实现,也是技术最混乱的,应该就是应用双开了。托尼以微信双开为例,带大家看看在谷歌官方下场之前双开的技术有多狂野。

在还没有厂商支持的时代,一些邪门的微信双开手段竟然是通过修改微信 APP 来实现的。只要把 “ 微信 ” 和 “ 第二个微信 ” 魔改成两个不同的应用,那不就能在同一系统下安装两个微信了吗?
这个想法非常好,唯一的问题在于,你这么叼,考虑了腾讯的感受吗。。。

后来各种正规公司和手机厂商也开始玩应用双开,但他们的技术路线也是五花八门,无奇不有。
从性能最烂但技术最简单的虚拟机双开,到把工作账户玩出花的 Android for Work 双开,最后是手机厂商专用的多用户双开。。。
真要把这些技术全部讲清楚,都可以单开一篇了。考虑到我们睡前读物的定位,托尼也就不展开讲技术细节了。
在大家纷纷扰扰这么多年后,谷歌这次官方支持双开,算是规范了下市场:你们那些奇技淫巧都别搞了,现在我官方支持双开了。
你们以后要想双开,就用我这个 “ App 克隆” 接口!

而多用户模式更新也和多开类似,在谷歌标准化之前,各家手机厂已经自说自话了好些年。
先和不清楚的差友讲讲啥是“多用户模式”。
多用户模式类似于在同一个设备里安装了多个几乎完全独立的系统,这样就能让多个人使用同一设备时,每个人的设置、APP 数据和操作习惯互不影响。
或者换个说法,“ 系统多开 ”?
这个功能的设计初衷是在手机和平板上进行用户管理。比如说在手机上为小孩专门开一个用户,其中只安装适合儿童的应用,同时不影响到自己日常的环境。
不过也有另一种使用思路:利用多用户把手机的不同场景区分开来。比如说创造一个“工作”用户,在其中只安装各种工作APP,登录工作微信;而下了班就切回安装了日常应用的用户。

多用户模式的历史同样非常悠久,理论上,从 Android 4.2 时代开始,系统底层已经为多用户做好了准备。
然后就没然后了。这也导致各个品牌手机的多用户实现搞得那叫一个五花八门:小米没有多用户,但有一个基于多用户的手机分身功能;

华为基于它做了个隐私空间。

而其他大厂往往直接把它摆出来,让大家自行添加访客和用户;

三星则是一直没有跟进,直到去年底的 One UI 5 才把它添加进系统。

谷歌这次在 Android 14 中原生加入多用户,也是终于给这项功能立了个标准,未来各家厂商的 “ 特色功能 ” 又少一项。

至于 10 bit HDR 支持,要不是谷歌在变更日志里写了,托尼还真不知道之前原生安卓不支持。。。

毕竟去年的 vivo X80 Pro 已经宣布全链路 HDR 了,今年小米 13 Ultra 也把这个作为卖点。本来托尼还以为只是打通一下流程,结果好家伙,系统级支持是厂商自己做的。。。
谷歌这也太慢了!

不过除了这些已经被厂商实现的功能,Android 14 还是有一些新东西的。
比如说 “ 返回预览 ”。有些时候我们会碰到这种情况:我们在手机浏览器中点击了一个 B 站的链接,跳转到了 bilibili APP 的视频详情页里。
现在我们用手势拉出返回,是会回到浏览器呢,还是 bilibili APP 的首页?

而 “ 返回预览 ” 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。它能在拉出返回手势的同时,告诉你即将返回到什么页面。
如果是同应用内返回,他会直接拉出预览。

而返回到另一个应用时,则会展示一个特殊的应用切换动画。

返回桌面时,同样是显示切换到桌面的动画。

目前这个功能还在测试中,除了安卓自带的设置,托尼只发现了 Spotify 支持返回预览。不过这效果,杠杠滴。

除此之外。。。没了?真的没了,剩下的都是些一般用不到的东西。
比如说新的可定制锁屏界面。我们基本都在用厂商高度定制的系统,锁屏样式由厂商主题决定,所以原生 Android 14 的锁屏,一般用户根本看不到。

比如说文件访问权限细化,这个托尼也很想试试,但目前还没发现有软件适配。。。毕竟软件开发商不太会积极的限制自己的权限。

最后一个主要变动是“可关闭的‘不可关闭’通知”。在 Android 14 之前,应用能把自己的通知设置成“正在进行”,从而避免用户把它划掉。

但现在可能是为了打击某些应用滥用“正在进行”功能,避免骚扰内容常驻通知栏。Android 14 允许用户像关闭普通通知一样,直接右滑关闭这些“不可关闭”通知。
托尼其实是不太赞成这个变化的,因为有些通知的确应该常驻(比如录制和 USB 功能选择),而那些滥用通知的应用,不是还有“关闭通知权限”这招来对付它嘛。。。

总而言之,近些年安卓的更新往往没有半点水花也是有原因的:所谓新功能,大多早就不新了;设计上的改进,又完全会被厂商的定制覆盖;最后只能剩下一些返回预览这种不痛不痒的小变化,还不一定有足够多的应用跟进。。。
这和 iOS 每次大更新,会把几十上百项新功能一次推送给用户的情况根本没得比。
iOS 16的新功能介绍超过一万字

经常有厂商的朋友和我们吐槽,安卓平板和折叠屏的生态糟糕,谷歌要背最大的锅。
谷歌的磨叽特质已经在方方面面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,无论是安卓平板还是折叠屏,都是谷歌不作为的受害者。
安卓迟迟拿不出一个大屏设备的标准解决方案,设备厂商只能像从前一样,自己单独魔改,最后搞得互不兼容;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也很头疼,每家的折叠屏和平板都要单独适配,还要适应厂商飘忽不定的接口。
而且随着未来折叠屏的图景越来越清晰,有朝一日,苹果会不会带着它的折叠屏,就像 iPad 吊打安卓平板一样,把安卓折叠屏杀个溃不成军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