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从4月份的12.1%提升到了如今的14.7%,但这样的表现对比iOS系统,依然是不尽人意。同期Android 10/12的份额也都出现小幅下滑,全球安卓设备中系统保有量最大的仍旧是Android 11,占比为23.1%。
更诡异的是,老迈的Android 8.0,居然成为过去3个月份额唯一增长的系统版本,从6.7%提升到了8.3%。
除了尾大不掉、难以解决的碎片化问题,安卓面临的另一个危机是用户的逃离。CIRP的报告发现,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这一年时间,美国市场购买iPhone的用户中,多达15%之前用的是安卓手机。
这是去年618京东苹果销量:可以看到,iPhone几乎是断层第一。这还是苹果14没出来之前。加上后来的苹果14估计更高。
关于安全性,之前苹果就推出了极端安全模式,宣称在用户认为自己可能遭遇黑客攻击的极端情况下,可以开启该模式。开启后,将严格限制某些功能。
例如,除图像之外,大多数邮件附件被阻止,链接预览被禁用。一些网页浏览技术,如即时JavaScript编译也被禁用。如果iPhone用户之前没有向发起者发送过呼叫或请求,则传入的邀请和服务请求(比如FaceTime呼叫)将被阻止。最后,苹果表示,当iPhone被封锁时,与电脑或配件的有线连接会被阻断。
也就是说,这种“极端安全”的代价是牺牲手机的大部分基础性能。
所以,手机的绝对安全本身就是个伪命题。
即便是作为互联网巨头的苹果,除了去年8月严重安全漏洞事件。此前还频频被曝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,利用Siri监听用户对话、存在可远程控制设备,可未经授权就访问受保护数据的漏洞、对【飞马】软件无计可施等等。
所以,不必神化iOS系统的安全性,认为其完美到无可指摘。
换句话说,苹果在隐私方面的优越,是对比前几年混乱的安卓生态。从当下来看,随着用户隐私意识的提升,一批安卓厂商和互联网企业也在发力隐私保护,和苹果的差距在不断缩小。
比如上线类似的隐私保护功能:小米白名单、OPPO ColorOS系统的应用行为记录;针对隐私泄露的关键领域——即时通讯,国内安全加密的开放式社交平台BF Messenger。
BF Messenger采用了目前国际范围内认可的、保密性最强的数据传输技术之一:端对端加密技术,针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加密;在内容加密、服务器数据库安全、密钥安全等范畴,运用非对称加密、双棘轮算法等技术,致力于保障用户聊天数据安全。
最后,严格来说,安卓和苹果各有所长,没有任意一方是碾压另一方的存在。而此次安卓用户逃离安卓改用苹果,或许只是互联网深度发展的生态下,更关心隐私的用户们,还是基于隐私考量,选择了苹果。